近年来,太湖县中医院积极推进服务管理质量,在提升百姓就医满意度水平的同时推进廉洁文化建设,医院纪委始终立足“监督保障执行、促进完善发展”职能,以廉洁建设为抓手激活卫健系统“廉动力”,推动医德医风持续向好,让群众就医更安心、更暖心、更有“医”靠。
文化浸润:打造沉浸式清廉阵地
在太湖县中医院,廉洁文化渗透至每个角落。综合楼内的党风廉政教育展厅以“问三心”(问初心、问本心、问仁心)为主线,结合赵朴初先生清廉事迹与真实案例,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阐释廉洁行医的核心价值。从医护人员到就诊患者,清廉理念在日常场景中悄然传递,“人人思廉、全员守正”的理念在这里蔚然成风。
艺术警示:构筑廉政文化长廊
在医院特别打造的廉政文化长廊里,清廉标语、名言警句和书画作品有机结合,将廉政的抽象理念具象化,这种文化时刻在提醒每一个人:法律的红线不可触碰,法律的底线不能逾越。门急诊楼、住院部等区域张贴的《太湖县中医院廉洁从业监督卡》尤为醒目,这不仅时刻提醒医护人员要坚守廉洁底线,也极大地提升了患者对医院的信任度,架起了医患之间信任的桥梁。
教育固本:培育多维廉洁土壤
润物无声,教育为先。近年来医院创新推出“学查改”三字经做法极大减少了全员触碰廉洁底线的风险。一是“学深悟透 ”,通过中心组学习、“三会一课”等形式开展党纪法规教育,2024年,医院纪委开展廉政教育77次(转发党纪法律法规19篇,典型案例通报53篇;集体及个人廉洁谈话5次),使广大医务人员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和启发,自觉筑牢廉洁自律的思想防线。二是“查摆问题” ,从源头抓起,筑牢廉洁防线,让每一位新入职的医护人员都将廉洁二字铭记于心。通过建立“自我检视+患者反馈+专项督查”立体排查机制,从诊疗行为到药品采购全流程“扫描”风险点;三是“刀刃整改”,将作风建设纳入绩效考核体系,推出“一站式服务中心”“午间不打烊”“床边结算”等便民服务措施,患者平均候诊时间缩短40%。
聚焦关键:健全全周期防控机制
在药械采购、人事管理等重点领域,医院纪委实施 “三必谈”制度,确保廉政“紧箍咒”永不松懈。一是“上岗必谈 ”,2025年7月,县中医院利用一周时间每天晚上举办“青廉讲堂”,面向112名青年医务工作者开展系统性培训,内容涵盖思想淬炼、纪法教育、职业素养与实务技能,旨在为打造一支清正廉洁、德技双馨的医疗队伍奠定坚实基础;对新提拔的55名干部开展任前集体廉政谈话2次,并分别签订了“廉洁自律承诺书”,教育引导他们时刻保持清醒头脑,自觉抵制各种诱惑和腐败行为;每年对中层干部开展“逢节必谈式”集体廉洁谈话5次,覆盖271人次,同步签订廉洁承诺书;二是“履职必查”,建立了纪检监察、审计、医务、护理、药剂等多部门联动的监督体系,每季度对药剂科、设备科等8个高风险科室开展专项督查;充分发挥群众监督作用,畅通信访举报渠道,设立了举报电话,做到开门接访,对收到的信访举报线索进行认真核查,做到件件有回音、事事有着落。
智慧监督:创新透明化诊疗服务
推行“电子健康卡”费用即时查询系统,患者可实时查看医嘱明细、耗材价格及医保报销比例。系统上线半年,相关投诉量下降76%,被患者誉为“口袋里的阳光账单”。一位前来就诊的患者感慨道:“现在看病,心里特别踏实,每一笔费用都能查到,医生也不会乱开检查和药,真正为我们患者着想。”通过强化内部监督,2024年医院纪委开展药品带量采购、耗材使用等专项检查57次,内容涵盖党纪学习教育、医疗领域整治、值班值守、招标采购等多个方面,为医院的廉洁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。
太湖县中医院将持续深化“制度+科技+文化”三位一体的廉洁生态体系,不断提升了医院的服务质量和行业形象,让患者切实感受到了公平、公正、廉洁的医疗服务,让清正廉洁成为医院最鲜明的底色,为守护属地和周边百姓健康筑起坚不可摧的“防腐墙”。( 周运松)